央行“八连增”黄金储备,下半年金价前景引关注
中国人民银行7月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黄金储备达7390万盎司,较5月末的7383万盎司小幅增加7万盎司。这标志着自去年11月以来,央行已连续第八个月增持黄金。
央行的“购金热”仍在持续。回顾上半年,国际金价已多次刷新历史高点。尽管6月单月增持量(7万盎司)相对有限,但这延续了央行稳步积累黄金的趋势。公开信息显示,在经历此前长达18个月的持续增持后,央行曾在去年5月至10月间暂停购金动作。然而,自去年11月重启增持以来,央行购金步伐已不间断地延续至今年6月,形成了本轮“八连增”,紧接在上一轮“十八连增”之后。
市场焦点随之转向: 在央行持续“八连增”的背景下,应如何解读这一战略行为?更重要的是,经历了上半年金价的屡创新高后,下半年金价走势是否依然乐观?
央行购金趋势未改,金价高位震荡格局延续
央行延续黄金增持步伐在情理之中。历史经验表明,央行一旦启动对特定资产的增持,短期内往往不会轻易停止。 虽然本轮增持周期能否超越此前长达18个月的纪录尚难断言,但短期内央行购金行为预计仍将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5月以来中美关税局势缓和等因素引发金价高位回调,但这类短期价格波动通常不会左右央行的战略性决策。
全球央行步调一致,购金逻辑清晰。 今年多国央行纷纷加入购金行列,中国央行的举动并不令人意外。在美元指数走弱的背景下,各国央行增持黄金以增强主权信用背书,这一策略具有其内在合理性。回顾上半年,贵金属强势上行,金价创历史新高。 整体来看,贵金属市场表现抢眼,黄金与白银价格均突破历史峰值。
一季度受全球央行购金需求、特朗普政府关税威胁引发的套利交易以及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共同推动,国际金价呈现温和上涨态势。 特朗普政府对等加征关税超预期,引发流动性冲击,导致金价短暂下挫。然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升级反而成为催化剂,推动金价迅猛冲高,COMEX黄金期货价格最高触及3500美元/盎司大关。金价虽自高点有所回落,但当前价格仍稳固处于历史高位区间。 支撑金价的关键因素在于,上半年央行强劲的购金需求为市场注入了信心,有效抑制了金价深跌的风险,整体呈现高位震荡格局。
机构展望2025下半年金价:震荡蓄势后或再冲高
多家机构近期研报显示,市场对2025年下半年国际金价走势整体持乐观预期。在美国关税政策反复冲击全球贸易、财政赤字扩张削弱美元资产吸引力、海外降息周期启动以及全球央行购金需求延续的背景下,黄金价格中枢有望进一步抬升。若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黄金将再度受利率逻辑驱动冲高。 预计第三季度,随着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强化,黄金ETF等资金或持续流入,推动金价上行。COMEX黄金主力合约波动区间预计在3200-3500美元/盎司,但需警惕4月创下的3500美元历史高点阻力。需注意的是,若降息落地后出现“买预期、卖事实”行情导致金价大幅回调,黄金的长期配置价值(如对冲地缘风险和货币信用削弱)仍将稳固。
综合政策节奏与通胀传导,贵金属下半年或呈现“先震荡、后上涨”格局,美联储内部对利率路径分歧显著,叠加鲍威尔(若未被免职)的谨慎立场与通胀数据反复,实际利率短期内难现下行趋势,黄金或陷入震荡盘整;9月后走强动力,降息预期升温叠加关税政策对通胀的滞后影响显现,实际利率下行通道打开,黄金将重获上涨动能。
政策松绑+避险需求支撑,黄金韧性凸显
综合来看,黄金中长期上涨趋势依然稳固。特朗普政策的高度不确定性将持续激发市场避险需求,这一动能或在下半年乃至明年继续推升金价。同时,美元指数的持续疲软,将进一步强化黄金的货币替代属性,为价格提供底层支撑。政策信号释放积极预期,增量资金托底市场,近期国内两项政策调整释放关键信号。
大额购金报告门槛上调,现金购买黄金的大额交易报告起点金额从5万元提高至10万元,并设定单日累计限额。这一调整侧面印证监管层对金价上行的认可——门槛提升的主因正是金价大幅上涨导致的交易成本抬升。险资入场扩容流动性,上半年试点允许10家保险机构参与黄金投资,为上海黄金交易所引入长期增量资金,显著增强国内黄金市场的稳定性。 在上述政策托底效应与增量资金护航下,叠加地缘风险与美元信用削弱的宏观环境,黄金短期出现大幅回调的可能性极低,价格韧性将持续凸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